那些用热爱抵御孤独的人,素来不会孤独

  文/楚门

  卡夫卡写作的屋子坐落在布拉格的炼金术师巷,是一个死胡同。那间小屋在胡同的最里面,像苦行僧的屋子一样简陋。据说卡夫卡放工后就带着饭盒到这里写作,直到深夜才回家。他谢绝与人交谈,甚至是他的家人。“所有与文学无关的货色都让我觉得腻烦。”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不禁想晓得这个低微的保险公司小人员有着怎么的心坎生涯,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力把他捉住不放,让他对写作如斯执着。而且他写作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发表,卡夫卡临终的时候曾要求他的朋友马克思·布罗德把他的手稿全体焚毁。毕竟是怎样的热爱让他面对真正的孤独也无所害怕,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写作,写出的东西就算无人理解也无所谓?

  塞林格闻名之后买了一块地并用铁丝围起来拒绝所有人的来访。据说他把自己关在一间地下室里写作,而且写得很艰难,天天带着饭盒进去始终写到深夜才休息。他只有偶然才到镇上去买东西,一旦发明别人认出了他拔腿就跑。与卡夫卡不同的是他的作品广为人知。特殊是那本《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他博得了大批的书迷。他们模仿霍尔顿的打扮,模拟他谈话的口吻。他们把塞林格当成神一样崇敬。就在这时,他决议隐居起来并且拒绝发表任何作品,拒绝任何人访问。

  最近看的书是毛姆的《月亮跟六便士》——伦敦市一个一般的证券经纪人,中年人,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有一天忽然抛妻弃子,废弃了事业,孤身一人到巴黎去画画。最后为了追求灵感,又孤身一人流浪到塔西提岛上,并且在他住的木屋四壁上实现了他终生最巨大的作品。最后他得了麻风病,眼睛失明了,悲惨地逝世去,并且请求他的土人妻子在他死后把木屋和壁画一起烧掉。这就是故事梗概。毛姆把这个故事讲得出色绝伦。他把这个画家塑造得个性十足。他没有一点人情趣,摈弃了妻子儿女,甚至害死了曾经辅助过他的友人的妻子。()他对自己也不关怀。即便受饿受冻也迫不得已。他只是要画画。用书里的话说,他似乎被魔鬼附体了一样。就像被某种神秘的力气把持着,他自己也没有措施。但是他画的画不人懂得。别人感到他基本不懂绘画。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成为一位伟大的画家。他的画作被珍藏在博物馆里被人瞻仰。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贝多芬。画家失去双眼就像音乐家失去听力一样致命。据说贝多芬最完善的作品都是在他失聪之后创作出来的。

  同样想到还有把本人关在家里写作的霍桑。毕生困窘潦倒的爱伦坡。在“一间自己的房子里”写作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可能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孤独的,然而他们自己却乐在其中。他们寻求的都是月亮而不是脚下的六便士。他们都取舍了孤独,或者是孤独抉择了他们。为什么?众人都以孤独为悲,独不知以酷爱抵抗孤单的人们从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