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释

  举:抬。
  夜思:一作“静夜思”。郭茂倩(qian欠)把它编入《乐府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明月光:晶莹的月光。
  举头:仰头。望明月:一作“望山月”。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低头:形容沉思的情态。思:思念。

  译文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清楚如话的语言雕刻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寻求设想的新鲜独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丽;它以清爽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盛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真切,那么动听,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激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浪之人。

  诗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堪称平实朴实之极,以此安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独。这首诗在写法上,能留神心理描绘跟举动举止描述相联合,第二句中,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心坎深处迷离之因。因为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而很轻易产生错觉。这是诗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离。后两句诗人从沉思中转而苏醒过来,便是一“举头”,再一“低头”。为何要“举头”?因为诗人后来既然已觉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发生了无限的遥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所表述的思亲之情。他觉得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本人的情思,因此便“举头”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逼真一些,清楚一些,仿佛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方寄送来的美妙祝贺。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诗人便又转而“低头”了。为何还要“低头”呢?这是由于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仍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抬头寻思不语了。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有意则意真。于是,诗人将对家乡的怀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头上的明月,心中的故乡,真是别有一番味道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