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as  dasdas  dasdas!(()  xxx  经典台词  励志电影

朱自清卷·大家国学

时间:2020-08-31 17:00 文章来源:励志名言 点击次数:

《朱自清卷·大家国学》是朱自清大师的国学修为,今日大众的国学养分也。 在"国学热"经由电视讲坛进入百姓视野、传统文化过度娱乐化。 而国学常识却明显匮乏的当下,听听昨天的大师怎么说,是一种补课,更是一种参照。 《朱自清卷·大家国学》选自朱自清作品全集,包括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文学论著(含晚期说理性的散文、杂文、语文教学、读书指导方面的论文,和对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学术论著的评论,以及少量小说、读书笔记与译文),诗歌部分(含新诗与旧体诗词),学术论著部分,日记、书信部分等。通过《朱自清卷·大家国学》,读者能了解朱自清先生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家、学者和爱国民主战士的一生,了解他的文学创作成就和对我国现代文学所作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由狷者到斗士的思想历程。同时,日记、书信也为读者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

基本信息
书名
朱自清卷·大家国学

定价
30.00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
商金林 朱自清

出版时间
2008年1月1日




开本
16

ISBN
9787201058306

页数
333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品牌
四川新华文轩

目录
1基本介绍
2图书目录
3文摘
4序言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折叠内容简介
《朱自清卷·大家国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朱自清

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家,朱自清说,我们非打破'正统国学'的观念不可","认识经史以外的材料的学术价值,认识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多读新文艺作品。

《朱自清卷·大家国学》收专著《经典常谈》和《诗言志辨》二种,以及单篇论文十篇,凸显了朱先生的学术风范,也是后世学人的"经典读本"。

《说文解字》第一,《史记》、《汉书》第九,六艺之教,风雅正变,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论雅俗共赏。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折叠作者简介
《朱自清卷·大家国学》选自朱自清作品全集,包括经典常谈、诗言志辨、文学论著(含晚期说理性的散文、杂文、语文教学、读书指导方面的论文,和对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学术论著的评论,以及少量小说、读书笔记与译文),诗歌部分(含新诗与旧体诗词),学术论著部分,日记、书信部分等。通过《朱自清卷·大家国学》,读者能了解朱自清先生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家、学者和爱国民主战士的一生,了解他的文学创作成就和对我国现代文学所作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由狷者到斗士的思想历程。同时,日记、书信也为读者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

《大家国学》者,朱自清大师的国学修为,今日大众的国学养分也。 在"国学热"经由电视讲坛进入百姓视野、传统文化过度娱乐化。 而国学常识却明显匮乏的当下,听听昨天的大师怎么说,是一种补课,更是一种参照。

折叠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经典常谈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诗言志辨



诗言志

一 献诗陈志

二 赋诗言志

三 教诗明志

四 作诗言

比兴

一 毛诗郑笺释兴

二 兴义溯源

三 赋比兴通释

四 比兴论诗

诗教

一 六艺之教

二 著述引诗

三 温柔敦厚

正变

一 风雅正变

二 诗体正变

文学论著

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

论诗学门径

中国文评流别述略

诗多义举例

陶诗的深度--评古直《陶靖节诗笺定本》(《层冰堂五种》之三)

什么是宋诗的精华--评石遗老人(陈衍)评点《宋诗精华录》(商务印书馆出版)

诗文评的发展--评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二、三分册:《周秦两汉文学批评史》、《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隋唐文学批评史》(商务印书馆)与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开明书店)

论雅俗共赏

《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说

折叠编辑本段文摘
经典常谈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是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又如清初人选注的《史记菁华录》,价值和影响虽然远在"四书"注之下,可是也风行了几百年,帮助初学不少。但到了现在这时代,这些书都不适用了。我们知道清代"汉学家"对于经典的校勘和训诂贡献极大。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地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一些《学生国学丛书》,似乎就是这番用意,但离我们理想的标准还远着呢。理想的经典读本既然一时不容易出现,有些人便想着先从治标下手。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做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这部书不是"国学概论"一类。照编撰者现在的意见,"概论"这名字容易教读者感到自己满足;"概论"里好像什么都有了,再用不着别的--其实什么都只有一点儿!"国学"这名字,和西洋人所谓"汉学"一般,都未免有笼统的毛病。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分别标明历史和语言,不再浑称"国学",确是正辨。这部书以经典为主,以书为主,不以"经学"、"史学"、"诸子学"等作纲领。但《诗》、《文》两篇,却还只能叙述源流;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的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须详论。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确_撰罢了。全篇的参考资料,开列在各篇后面;局部的,随处分别注明。也有袭用成说而没有注出的,那是为了节省读者的注意力;一般的读物和考据的著作不同,是无须乎那样严格的。末了儿,编撰者得谢谢雷海宗先生允许引用他还没有正式印行的《中国通史选读》讲义,陈梦家先生允许引用他的《中国文字学》稿本。还得谢谢董庶先生,他给我抄了全份清稿,让排印时不致有太多的错字。

《说文解字》第一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是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仓颉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了,会争着去作那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文字原是有巫术的作用的。但仓颉造字的传说,战国末期才有,那时人并不都相信,如《易·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我们知道,文字不断地在演变着;说是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系辞》的话自然合理得多。

"仓颉造字说"也不是凭空起来的。秦以前是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庞杂。到了战国末期,政治方面,学术方面,都感到统一的需要了,鼓吹的也有人了,文字统一的需要,自然也在一般意识之中。这时候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为统一文字预备工夫,好教人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荀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一"是"专一"的意思,这儿只说仓颉是个整理文字的专家,并不曾说他是造字的人;可见得那时"仓颉造字说"还没有凝成定型。但是,仓颉究竟是什么呢?照近人的解释,"仓颉"的字音近于"商契",造字的也许指的是商契。商契是商民族的祖宗。"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可能因为这点联系,商契便被传为造字的圣人。事实上商契也许和造字全然无涉,但是这个传说却暗示着文字起于夏、商之间。这个暗示也许是值得相信的。至于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始见于《说文序》。"仓颉造字说"大概凝定于汉初,那时还没有定出他是那一代的人,《说文序》所称,显然是后来加添的枝叶了。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人小学,先生教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他也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归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这时候贵族阶级已经没有了,所以渐渐注重一般的识字教育。到了汉代,考试史、尚书史(书记秘书)等官儿,都只凭识字的程度;识字教育更注重了。识字需要字书。相传最古的字书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这部书已经逸去,但许慎《说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称为"大篆",字体和小篆差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简直一样。所以现在相信这只是始皇以前秦国的字书。"史籀"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爰历》篇六章,胡毋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分还是《史籀》篇里的,但字体以当地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与"籀文"略有不同。这些是当时官定的标准字书。有了标准字书,文字统一就容易进行了。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称《仓颉》篇。秦代那三种字书都不传了,汉代这个《仓颉》篇,现在残存着一部分。西汉时期还有些人作了些字书,所选的字大致和这个《仓颉》篇差不多。就中只有史游的《急就》篇还存留着。《仓颉》残篇四字一句,两句一韵。《急就》篇不分章而分部,前半三字一句,后半七字一句,两句一韵;所收的都是名姓、器物、官名等日常用字,没有说解。这些书和后世"日用杂字"相似,按事类收字--所谓分章或分部,都据事类而言。这些一面供教授学童用,一面供民众检阅用,所收约三千三百字,是通俗的字书。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都搜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籀文"古文";"古文"是鲁恭王所得孔子宅"壁中书"及张仓所献《春秋左氏传》的字体,大概是晚周民间的别体字。许氏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书中每字都有说解,用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例。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它保存了小篆和一些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溯源沿流,现在我们要认识商、周文字,探寻汉以来字体演变的轨迹,都得凭这部书。而且不但研究字形得靠它,研究字音、字义也得靠它。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人手;现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人手。《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说文序》提起出土的古器物,说是书里也搜罗了古器物铭的文字,便是"古文"的一部分。但是汉代出土的古器物很少,而拓墨的法子到南北朝才有,当时也不会有拓本,那些铭文,许慎能见到的怕是更少。所以他的书里还只有秦篆和一些晚周民间书,再古的可以说是没有。到了宋代,古器物出土的多了,拓本也流行了,那时有了好些金石、图录考释的书。"金"是铜器,铜器的铭文称为金文。铜器里钟鼎最是重器,所以也称为钟鼎文。这些铭文都是记事的。而宋以来发现的铜器大都是周代所作,所以金文多是两周的文字。清代古器物出土的更多,而光绪二十五年(公元一八九九)河南安阳发现了商代的甲骨,尤其是划时代的。甲是龟的腹甲,骨是牛胛骨。商人钻灼甲骨,以卜吉凶,卜完了就在上面刻字记录。这称为甲骨文,又称为卜辞,是盘庚(约公元前一三○○)以后的商代文字。这大概是最古的文字了。甲骨文、金文,以及《说文》里所谓"古文",还有籀文,现在统统算作古文字,这些大部分是文字统一以前的官书。甲骨文是"契"的,金文是"铸"的。铸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再倒铜。古代书写文字的方法,除"契"和"铸"外,还有"书"和"印",因用的材料而异。"书"用笔,竹、木简以及帛和纸上用"书"。"印"是在模子上刻字,印在陶器或封泥上。古代用竹、木简最多,战国才有帛,纸是汉代才有的。笔出现于商代,却只用竹木削成。竹木简、帛、纸,都容易坏,汉以前的,已经荡然无存了。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书里才见。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如"日"、"月"等字。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二"(上)"="(下)两个字,短画和长画都是抽象的符号,各代表着一个物类。"二"是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上,"="指示甲物在乙物之下。这"上"和"下"两种关系便是无形的事类。又如"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也是的。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如"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氵"(水)是形,"工"、"可"是声。但声也有兼义的。如"浅"、"钱"、"贱"三字,"水"、"金"、"贝"是形,同以"戋"为声;但水小为"浅",金小为"钱",贝小为"贱",三字共有的这个"小"的意义,正是从"戋"字来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都是造字的条例;形声最便,用处最大,所以我们的形声字最多。

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做同义字。如"考"、"老"等字,又如"初"、"哉"、"首"、"基"等字,前者同形同部,后者不同形不同部,却都可以"转注"。同义字的孳生,大概是各地方言不同和古今语言演变的缘故。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做那个意义用。如代名词,"予"、"汝"、"彼"等,形况字"犹豫"、"孟浪"、"关关"、"突如"等,虚助字"于"、"以"、"与"、"而"、"则"、"然"、"也"、"乎"、"哉"等,都是假借字。又如"令",本义是"发号",借为县令的"令";"长"本义是"久远",借为县长的"长"。"县令"、"县长"是"令"、"长"的引申义。假借本因有音无字,但以后本来有字的也借用别的字。所以我们现在所用的字,本义的少,引申义的多,一字数义,便是这样来的。这可见假借的用处也很广大。但一字借成数义,颇不容易分别。晋以来通行了四声,这才将同一字分读几个音,让意义分得开些。如"久远"的"长"平声,"县长"的"长"读上声之类。这样,一个字便变成几个字了。转注、假借都是用字的条例。

折叠编辑本段序言
《大家国学》这套丛书,是在"国学热"持续升温的氛围中问世的。承编者要我写几句话,考虑了一下,想有这样几点可说。

第一,我要讲的是,"国学"并不是"一阵风"式暂时流行的话题。

"国学"和"国学热",现在已经成为媒体习见的热门名词。上海的《学术月刊》与《文汇读书周报》,曾将国学评选为"200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在历史学部分专设"国学热的挑战"一节,描述国学怎样"得到学者和媒体的强烈关注,引发了如何重新评价传统学术文化和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的地位及作用,当代中国是否需要'重振国学'、'重振国学'是要'接续文脉'还是'复辟返古'等问题的争论"。刚刚出版的《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7》,又设有"国学热的反响"一节,于叙说"国学热仍在持续,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之余,着重介绍了一些论作对这一潮流的批评讨论。不难预料,明年的《发展报告》还会把国学列为重点内容。

国学之所以热,决不是出于偶然,也非少数人炒作能致,应该说,这是历史必然趋势的一种体现。中国的振兴,正在国内外造成强烈的震撼。身历祖国由积弱转趋盛强的中国人,不会忘记反躬省察自己的文化传统,希望以其精华贡献于世界。外国人面对崛起的中国,也一定会更加关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要求有更多更深的了解,而这又增加了中国人探讨研究传统文化即国学的责任。这样看来,国学之热当前仅仅是开始,其高潮尚远在后面。

第二,我想说,"国学"是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范畴。

现在有了成熟的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学科,为什么还要谈什么"国学"?这样的问题,很早就有学者提出过了。前些时,我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光明日报》国学版合编的《年度国学2006》写了一篇题为《国学的存立》的小文,涉及这个问题。

我在那篇短文里提到,一九一一年初,王国维先生给《国学丛刊》撰序,主张"学无中西",他说:"何以言学无中西也?世界学问,不出科学、史学、文学。故中国之学,西国类皆有之;西国之学,我国亦类皆有之。"到上世纪二十年代,钱穆先生在江南授课,其讲义《国学概论》弁言也说:"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需要指出王国维讲"学无中西",其"学"是"专以知言",即具体的知识,不能说中西的文化学术彼此一样,钱穆的"学术本无国界",也应作如是观。

不仅文史,科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这样。二○○五年,我在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开幕式上说过:科学作为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本身确无所谓中西,但作为科学产生和发展背景的社会、文化是无法摆脱地域或民族色彩的。事实上,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中,科学的形成、发展有着不一样的途径和过程,在社会、文化中科学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中国的学术文化有着非常明显的独特之处,从而"国学"终不可废。

第三,我还想建议,大家通过学术史的角度来认识国学。

"国学"一词,本由与"西学"区别而出现,通行既久,其涵义似乎人人明白。然而如果像北京话说的"较起真来",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的内涵、外延如何,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争论。今天要求一下子讲清楚,实际是做不到的事。

经常有朋友、同学问我,要了解国学,初识门径,应该从哪些书人手,我总是推荐两本书,一本是章太炎的《国学讲演录》、一本便是上面提到过的钱穆《国学概论》。章书从小学谈到经、史、子、集,是横的分类介绍,钱书自孔子下及民国,'是纵的历史叙述。两书体例不同,但和其他类似著作一样,贯穿着作者本人的见解。如欲比较全面地知道国学的范围与内容,特别是学者各家的异同,还必须博览种种重要论著,即所谓原典。

当然,国学历代论著浩如烟海,绝非有限时间所能涉猎,这便需要选择与我们最关紧要的优先阅读。前辈学者为我们树有典范,重视学术史的研究,尤其是上一世代学术史的研究。例如梁启超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撰写《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对引导促进当时学术进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因为民国前期的学术文化是直接从清代延续变革而来。我们距离清朝已远,要接触学术文化传统,自然首先是二十世纪的国学诸家。认识国学,最好先来阅读二十世纪诸家的作品。

《大家国学》丛书,正是为此设计的。编者就二十世纪名家学者,"选择其关于国学、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学术等概论性、常识性的文字成一选本","以便于引导读者进一步了解、把握学者最基本的国学修养与学术思想",这确是便利一般读者的创意。相信这套书会继续编印下去,对国学的普及和中国优秀文化的阐扬,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李学勤

二○○七年十一月一日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