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as  dasdas  dasdas!(()  xxx  经典台词  励志电影

呐喊

时间:2020-07-18 15:38 文章来源:励志名言 点击次数: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

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呐喊

出版社
北京新潮社出版


作者
鲁迅

出版时间
1923年8月

目录
1内容简介
2作品目录
3创作背景
4人物介绍
5作品鉴赏
6作者简介
折叠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反映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它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1]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目录
名称 写作时间
自序 1922年12月
狂人日记 1918年4月
孔乙己 1919年3月
药 1919年4月
明天 1919年6月
一件小事 1920年7月
头发的故事 1920年10月
风波 1920年8月
故乡 1921年1月
阿Q正传 1921年12月
端午节 1922年6月
白光 1922年6月
兔和猫 1922年10月
鸭的喜剧 1922年10月
社戏 1922年10月[2]
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呐喊》
《呐喊》
在《呐喊》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他于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肄业,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毕业后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1904年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是一次课堂上看画片的经历使他弃医从文的。他回忆道:“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

据解说,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他’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回国后,与几个人创立了《新生》,然在无鼓励甚至没有指责的境地下,先生感到了寂寞,心灰意冷起来。之后有人卷款逃走,也就趁这个时候回到家乡抄起了古碑。专心致志的研究,逃避着现实世界。一天,金心异(钱玄同)来了,看到他们抱着自己以前的希望与抱负,也就慨然奋战了。

鲁迅又谈到他把《狂人日记》等小说投稿到《新青年》的经过。他曾问办《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那人答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于是他便写了《狂人日记》,此后还陆续推出了另外十余篇。鲁迅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铁屋’中的人,使国人得救。谈到《呐喊》的名称,他说:“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集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其《呐喊》中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以下介绍《呐喊》的内容。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本篇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理解本集小说的内涵,及意蕴均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在写作上,本篇自序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其语言风格充溢着鲁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折叠狂人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最先觉醒的叛逆者,革新者形象。“狂人”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的文化性格符号,是作者鲁迅运用双层建构的特殊艺术方式塑造的具有“双象性”特点的艺术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一方面的确有着生理和心理病态,是一个受迫害致狂的精神病患者。另一方面,“狂人”又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反封建的“精神界战士”、独醒的清醒者。两种层次的艺术形象在“吃人”这一核心点上互相扭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形成艺术叠影,将“病狂”和“清醒”统一起来。

折叠孔乙己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封建科举制的殉葬者形象。孔乙己是一个善良而诚恳的知识分子,然而被封建思想所毒害。他从科举的阶梯上跌落下来,又不屑于同劳动者为伍,成为不上不下的“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因穷而偷,由偷而被打断腿,最后悲惨地被黑暗社会所吞没。孔乙己被封建意识腐蚀,完全丧失了自我意识,没有觉悟。不思振作,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作者鲁迅虽寄以无限的同情和哀怜,但不得不把他作为封建科举制的殉葬者而沉痛鞭挞。

折叠阿Q
《阿Q正传》中的阿Q——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典型代表,他的性格是充满着矛盾的。鲁迅后来曾经说过: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一方面,他是一个被剥削了劳动的很好的农民,质朴,愚蠢,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毒害,保持着一些合乎“圣经贤传”的思想,也没改变小生产者狭隘守旧的特点。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个失掉了土地的破产农民,到处流荡,被迫做过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阿Q性格的某些特征是中国一般封建农村里普通农民所没有的,即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从自尊自大到自轻自贱,又从自轻自贱到自尊自大,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样典型环境里典型的性格。出现在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是其最为典型的性格。

折叠七斤
《风波》中的七斤——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出场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尊敬,有“相当的待遇”的。然而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的垂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于女儿时的内心郁闷,实际上却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鄙俗的人。

折叠闰土
《故乡》中的闰土——为苦难的生活现实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碾碎了的农民的典型形象。作者借助于三个对比,透过肖像、衣着、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刻画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里闰土的不同形象,展示了中国农民的多灾多难、凄苦悲凉的不幸厄运。少年闰土:健康、活泼、天真、勇敢、机智、无忧无虑、聪明伶俐,且饱含着生命力。而三十年后,闰土变得呆滞、麻木、沉默、迟钝、早衰、自卑。[3]

折叠华老栓
《药》中的华老栓——中国20世纪初长期生活在封建统治者“愚民政策”下既勤劳善良又愚昧麻木的无知、落后的民众形象。他勤劳、善良、俭朴,生活十分艰辛,地位低下,盖的是“满幅补钉的夹被”,“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为了给儿子治病。不惜拿出长期辛勤积攒下的钱;他愚昧、无知、麻木,深信着人血馒头能治病,为能买到这种“药”感到“爽快”、“幸福”,只关心着儿子的痨病。完全对革命者的牺牲无动于衷,对刽子手却毕恭毕敬;这一形象令人既同情他的处境和悲惨遭遇,又悲叹他的愚昧落后,从而使人们对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罪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4]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主题思想
⑴控诉践踏生命的封建传统。

作者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清楚表明了写作这组小说的用意,就是以大声的呐喊惊起被密闭在“铁屋子”里熟睡而不知死亡将至的民众,呼唤大家齐心合力毁坏这“铁屋子”,以争取新的生命。为达此目的,作者鲁迅自觉地接受在写作中“须听将令”的要求,更多地表现出热血的愤怒与激情、畅快的讽刺和揶揄,尽量在阴暗的色调中给前进的人留有一线希望。

《呐喊》的题材主要是针对“铁屋子”式的一直苟延到现代世界的古老中国。《狂人日记》对这个古老中国做出了全景式的描绘,得出了“传统吃人”的结论。这篇小说的深刻之处在于它是从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的角度来否定吃人的。在《狂人日记》中出现的几次“吃人”,其目的都是为了治病或是救命。特别是关于人肉可入药的问题,作者鲁迅并没有批判其“愚昧”。因为鲁迅认为即便它是有效的,就好像即便吃人、吃死人可以实实在在地救一时之疾病与饥饿,也绝不能这样做——因为它是对人性的败坏,是对人的尊严的践踏。在一个人可以吃人的社会里,“难见真的人。”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鲁迅将传统中国的罪恶上升到了戕害人类根本价值的高度而给予了最严厉的批判。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启蒙和救亡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彼此的矛盾和冲突。所以,《狂人日记》的重心在价值理性所连接的启蒙。

在《药》、《明天》、《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作品中,作者鲁迅对古老中国中那些没有知识、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的精神状态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含蓄而深刻地揭示了底层人民悲剧的根源。如《明天》,其故事是讲单四嫂子的儿子宝儿因病不治、办丧事的经过,但真正感到彻骨寒意与悲凉的却并非一个母亲的丧子之痛本身,而是一个母亲在努力救助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欺骗、敲诈、伪善。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使尽浑身解数: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一个“压轴法子”——寄望于何医生。求医过程中最令人绝望之处并不在于医生的冷漠,甚或于庸医的无能。因为前者出于一种职业的麻木,而后者则实在是能力所限,都还情有可原。最绝望之处是何医生开的方子:“这第一味保婴活命丸,须是贾家济世老店才有。”连单四嫂子这样一个粗女人也模糊地想到,何医生、贾家药店和自己,正是一个三角点关系。何医生开的药材,非要在贾家的济世老店才有,这说明何贾两家存在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关系。单四嫂子的求医问药实际上使自己必然地落入了一个陷阱,成为替有权势的人聚敛财富的工具,“自救”变成了“自残”。待到儿子死后,办丧事的事宜更成为周围人狂欢的盛宴:“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这恰是作者鲁迅所说的“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的真实写照。在作者鲁迅笔下,这样的残酷并非那种鲜明的一看便知的压迫,而是已经渗透到被压迫者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些被压迫者身处其中而不自知,在接连的悲惨命运面前只能感到茫然、无助而终于麻木。他们的人格在此过程中逐渐被奴化,习惯了压迫而毫无自觉反抗之心。华老栓、闰土、阿Q的生命历程大抵如是。甚而如《风波》这样带有喜剧色彩的小说,主人公七斤一家逃过一劫的快乐让人感到其实也不过是蝼蚁的一次成功偷生而已,反倒更显出其生命的卑微。

而在《孔乙己》、《端午节》、《白光》等作品中,鲁迅的笔触则集中到古老中国所培育出的知识分子身上,描绘了他们被封建专制文化所扭曲、戕害的精神人格。即如孔乙己,尽管他身上有着一种可贵的温情,但是他缺乏人格的独立精神。他聊以自慰、努力维持的“穿长衫”的读书人身份不过是一种本能的自尊,与现代意义上的自由人的尊严相去甚远,而且还使其不断受到戏弄和侮辱。《白光》中的陈士成与孔乙己相仿,缺乏独立自主的个人追求,在封建文化价值观与科举制度的压迫下不堪重负而发疯自尽。《端午节》中的方玄绰,尽管表面上已经算是一个新式知识分子,但是内心深处委琐、平庸、虚伪而不自知:“只是每到这些时,他又常常喜欢拉上中国将来的命运之类的问题,一不小心,便连自己也以为是一个忧国的志士:人们是苦于没有‘自知之明’的。”这正是中国封建文化一面教人学孔孟修身养性,一面又以学习孔孟之道为仕途晋身敲门砖所必然导致的虚伪文化生态长期熏染的结果。

《呐喊》中的《一件小事》、《鸭的喜剧》、《兔和猫》、《社戏》等,矛盾冲突不那么激烈,内容也相对轻松,似乎与“呐喊”关系不大,风格、题材皆和集子中的其他小说有相当距离,但其中也贯穿共同点,即对人的尊严、生命尊严、生命价值的呼唤。《一件小事》歌颂了一个世俗眼光中的渺小者的灵魂同样可以高大;《兔和猫》等作品充满了童趣,借儿童天真烂漫的天性和特殊的体验事物的视角,抒发了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友善待人、同情扶助弱小者和为了被扼杀的生命除暴复仇的情怀。和前面的小说不同,这几篇小说更多的是从正面抒写生命的可贵,为奋斗的人树立前进的希望和目标。

总之,《呐喊》喊出了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最强音,站在人道主义、个性解放、思想启蒙的立场上对压制人、扭曲人、奴化人、摧残人的中国封建文化传统进行了最深刻的批判。[5]​

⑵深刻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对封建制度及封建礼教进行极其深刻的揭露、批判是《呐喊》最为鲜明的思想主题。这一主题几乎贯穿《呐喊》中的所有作品。首篇《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叙述,揭示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而所谓的“仁义道德”其本质是吃人。在揭示出吃人本质的同时,作者还揭示这一吃人本质对人民群众毒害之深,如《药》中的华老栓、《故乡》中的闰土、《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等。小说在描写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对人民压迫奴役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时,既暴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社会所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重视揭露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警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打破封建思想道德的禁锢。

⑶深入剖析国民及民族的劣根性。

改造“国民精神”是鲁迅一生的奋斗目标,他对中国民族及国民普遍的劣根性给予强烈的关注。他一方面深刻剖析了国民劣根性的思想本质后进行强烈的批判,另一方面又不停地向愚昧的民众发出呐喊,希望他们能认识并改造这些“国民的劣根性”。然而现实让作者深感无奈与悲凉,对于国民,作者一方面“哀其不幸”,另一方面又“怒其不争”。《阿Q正传》是揭示这一思想主题的最为典型的作品,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普遍存在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寻求精神上的自我满足的病态心理。还如《药》、《风波》、《孔乙己》、《头发的故事》等,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揭示出国民愚昧、落后、因循守旧、麻木无知、冷漠自私等思想劣根性。

⑷描写激烈的社会矛盾下苦苦挣扎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进行灵魂上的自我剖析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品质之一。他的这一品质也反映在他所创作的作品中。《呐喊》创作于中国民主革命风起的1919年前后。在激烈的社会矛盾斗争中,接受一定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阶层同样处于苦苦挣扎的艰难境地。鲁迅在创作中对这一类知识分子,重在剖析他们的灵魂,表现他们的思想矛盾和苦闷,如《一件小事》中的“我”、《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药》中的夏瑜等。而对于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奴役下的旧知识分子,鲁迅则重点展现了他们被扭曲的人性和卑劣的灵魂,以达到反封建的目的,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端午节》中的方玄绰。作者对知识分子灵魂的拷问,其根本原因在于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知识分子在民族振兴大业中所承担的重任,因而对知识分子提出警告,希望他们不要沦为封建制度的精神奴隶,或者充当反动统治阶级的帮凶。

⑸反映辛亥革命背景下的农村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风貌。

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在《呐喊》中也占有显著的地位,尤其是辛亥革命背景下的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阿Q就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民的典型形象。辛亥革命并未给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药》借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的故事,在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的同时,刻画了以华老栓为代表的愚昧落后的农民群像。《风波》同样间接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并未给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故乡》则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景,通过闰土前后的对照写出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等层层压迫下的深重灾难。《社戏》以农村少年形象为刻域重点,但剧场中人们的种种表现同样揭示了当时农民的整体精神风貌。《明天》以单四嫂子痛失宝儿为中心,勾勒了一幅小镇风俗画,抨击了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与冷漠。[6]

折叠艺术特色
⑴人物创作手法的多样性。在人物创作上,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典型人物。

首先作者善于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来塑造典型形象。作者鲁迅说他笔下的人物全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而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些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完全发表自己的意思为止。典型化的方法,既表现了人物的共性,即对一类人的思想性格的艺术概括,又重点突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使之成为“熟悉的陌生人”。鲁迅正是以这种典型化的方法,创造了阿Q、孔乙己、闰土等一系列典型形象。

其次是运用“画眼睛”和白描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画眼睛”和白描手法的运用重点在于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各种细节特征进行描写,从而收到以小见大的表达效果。如《阿Q正传》中,“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寥寥数语,就写出了阿Q灵魂深处的奴性和因长期遭受欺凌而形成的卑怯麻木的心理。再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话就揭示了孔乙己迂腐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和白描的手法使描写精确而又含蓄传神,文字凝练而又意蕴无穷。

再次是作者重视通过挖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来刻画人物,通过描写人物内心的感觉、幻觉、潜意识等,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灵魂。典型的如《狂人日记》通篇都是近乎意识流的内心独自,在颠倒时序的同时却细腻深刻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其他如《药》中,华老栓捧着人血馒头时的心理描写,《白光》中的陈士成回到家时的心理描写,这些都很细腻、深刻,为人物的刻画起到重要的作用。

⑵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呐喊》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主要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但在客观的叙述之中也能感受到作者浓烈的感情。作者以现实主义精神,高扬鲜明的理性批判旗帜,直击国民的各种病苦及病根,意图引起疗救的注意;体现了其现实主义艺术手法的运用高妙而精到。在坚持现实主义手法的同时,作者又敢于大胆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和象征主义手法来作为现实主义手法的补充,既丰富了小说表现艺术的内涵,又扩充了小说表现生活、思想内容的容量。此外,批判讽刺手法的运用使鲁迅的一些作品形成“含泪的微笑”的鲜明特色。《呐喊》中的小说,基本上是悲剧的结局,但在悲剧中作者常融进一些具有黑色幽默的讽刺和幽默夸张的喜剧因素,形成悲喜交融却更添悲意的特色,典型的作品如《阿Q正传》。

小说一方面吸收了西方小说结构比较灵活多样的优点,在结构上打破了中国旧章回体小说的格式,创造了被誉为“格式特别”的多种形式;另方面又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精华。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自身行动,去表现他的内心情绪,而不是静止地去解剖或分析人物的心理,因此显得精炼、含蓄。《呐喊》把西方小说艺术与中国传统小说艺术融合起来创造了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民族新形式。

⑶作品结构样式的多样性。1923年茅盾在谈论鲁迅时说到,首先,《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其小说大多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一个或几个生活场面、片段连缀而成。但在叙事方式上,有第一人称的,也有第三人称的;在行文顺序上,有以顺序为主,也兼有倒叙的;在行文线索上,有单线发展的,也有双线交织的。在小说体式上,则更加多样。《狂人日记》运用的是日记体,《头发的故事》用的是对话体,《阿Q正传》则近似章回体,其他的还有随笔、速写等。其次,鲁迅糅合中国传统小说的白描技巧和西方现代小说,特别是象征主义小说的结构方式,将具有象征色彩的细节、动作、事件、场景化为小说的核心意象,统率全篇。总之,作者总能根据每篇小说特定的题材和思想内容,找到或创造出与之相适应而且新颖独特的小说样式,使小说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⑷《呐喊》风格独特,喜剧与悲剧相交织,层次丰厚,令人回味无穷。《孔乙己》、《阿Q正传》是悲剧与喜剧交融的典范。这样的悲喜剧交融实际上体现了生活人的情感、情绪本身的丰富性。《呐喊》尽管包含着重大的写作主题,却完全没有为了观念而抽空生活,而是真正做到了以生活为本,以活生生的人为本,自然地呈现出观念。俄国小说家契诃夫所创造的“含泪的微笑”、美国文学中的“黑色幽默”等,都是世界文学史上悲喜剧风格交融的经典。鲁迅在《呐喊》中所创造的悲喜剧风格交融与之相比毫不逊色,既为民族文学开辟了新的独特的风格境界,又融合了民族传统文学水乳交融、不着痕迹、含蓄蕴藉的特点。

此外,小说的语言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创造了现代文学语言的典范。在他的小说作品中,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都在吸收中国古代白话小说语言和外来语言富有表现力的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鲁迅的艺术语言精炼纯净,生动传神,真实朴素,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7]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鲁迅
鲁迅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他在1918年5月发表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于1898年到南京求学,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痛感医治麻木的国民精神重于医治肉体病痛,便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1918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并撰写大量杂文、散文。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鲁迅为发起人及领导者之一,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字街头》等重要文学刊物。

鲁迅生前出版有小说集三种、散文集两种杂文集十五种、通信集一种、文学史著作两种。在整理中国古籍和翻译外国文学方面也成绩卓著。其全部著译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汇编为《鲁迅全集》、《鲁迅译文集》和《鲁迅辑录古籍丛编》。

    热门排行